文/书虫
放学后,我骑着自行车回家后,我见爸爸像没事儿人一样,我也没有再提不上学的事儿。我开始理解爸爸的心情,也能体会他的心情,就是那种需要钱却拿不出钱的切身感受。回到家的时候,爸爸竟然破天荒炒了两个热菜,我要上前打下手却被我爸拒绝了。我爸说让我和妹妹等着吃饭,一会儿就好。
我和妹妹了解爸爸的脾气,虽然爸爸有时候容易发脾气,没来由的发脾气,但是我爸说好的时候特别好,说不好的时候特别不好,我妹私底下给他起了一个外号——顺毛驴。我妹说我爸对我们好不好得看他心情,他心情好的时候我们也跟着心情好,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也跟着心情不好。干什么都得顺着他,不能逆着他。我没想到妹妹比我更了解爸爸,更懂爸爸的心情阴晴变化。
妹妹总结的对,爸爸确实是这样的。也许是在家里,自然而然就放松自在,无拘无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藏着掖着,心情不好就是心情不好,心情好就是心情好,从不假装,总觉得家里人不会见外,即使说几句难听的话也不会有隔夜仇,更不会记仇。也许是基于这样的心理,爸爸心情总是自由切换,说难听话的时候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就算是一家人,也不耽误什么难听说什么,什么伤人说什么,从来不顾及家人的感受。一次两次可以理解,但是时间久了次数多了特别伤人心,会让人不自觉拉开距离,慢慢疏远。这就是现在人们说的不要把好脾气留给外人,把坏脾气留给家人,也就是最亲的人。
家成了爸爸心情好坏的宣泄地。不过这些当时我们并不懂,只是觉得爸爸心情不可控,像娃娃脸,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就惹他大发雷霆,那脾气大的让人不敢靠近。我一直认为妹妹比我聪明,不管是理解方面还是领悟方面,她都能一针见血独辟蹊径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
妹妹那时候就对我说,咱爸爸哪儿都好,唯一的不好就是不该在外面是好脾气,在家就是坏脾气,不能因为一家人,把最坏的心情带进家里,更不能把心中的怨气发泄给家人身上,不能把不好的一面留给家人,把好的一面留给外面的人。
如果不是妹妹说这一句话,我完全没往这方面注意,也没往这方面细想。其实,我总觉得我妹比我还要心思细腻,内心更为敏感,毕竟她比我小几岁,在我和她同岁的时候至少妈妈在家,至少还有个家的样子,一顿三餐少不了。我很难过,不知道该怎么接妹妹的话。要说可怜,妹妹比我还可怜,她比我懂事还要早,早早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爸爸做好饭,我和妹妹准备好碗筷。我说我来盛饭,我爸说不让我动。我和妹妹两人对视一眼,不知道爸爸心情是好是坏,看情况心情应该不错,但是也说不定。暴风雨前的宁静是最可怕的,因为接下来就是不可预料的****。我爸估计是想让我们有一个轻松的吃饭环境,就说:“上了一天的课,饿坏了吧。”我和妹妹都说还好。爸爸想笑好像一点也笑不出来,想要挤出笑容结果瘦削的脸庞更加显得瘦骨嶙峋。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想到瘦骨嶙峋这个词,可能感觉爸爸脸上棱角过于分明看上去让我心疼。本来也没什么让人开心的事情,再加上我和妹妹都有心事,气氛沉重又压抑,让人透不过气。
我们三个人吃饭的时候谁也没有说话,家里仅有的一台十四寸黑白小电视机也是无法显出人画,不知道是不是坏了,还是信号不好,反正上面都是一道道横着竖着的波纹,还有很多频道整个画面都是白色的点点,不出人,只能听到磁磁的声响。可能爸爸也看到了电视机,于是没话找话说,电视机可能着潮了,过两天送到前街修电视的朱家维修一下就能看了。我和妹妹谁都没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
我和妹妹等着爸爸步入正题,快吃完饭时,爸爸也没发话,也没宣布我和妹妹等待的消息。我爸吃完最后一口馍,放下筷子说:“你们慢慢吃,吃完你两把锅碗瓢盆刷了。”爸爸说完就去自己房间。我和妹妹两人半天也没反应过来,总感觉爸爸哪里不对劲儿。我问妹妹白天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妹妹说没发现什么异常,放学回来爸就说,等你姐放学回来,我来做饭,你们别管了。
我有点不大相信爸爸说的话,妹妹说这是爸爸的原话,一字不漏。我让妹妹回屋,自己把剩下的摊子收拾干净才回自己房间。说真的,我总感觉爸爸有什么话要说,可能感觉气氛没有自己预想中那么好也就什么都没说。
晚上睡的时候,妹妹问我初中学校里好不好,我只好说好。妹妹又问我好在哪儿,这个还真的难住我了,其实初中一点也不好,到处都需要花钱,吃饭需要花钱,住学校也要花钱,喝热水需要花钱,迟到罚钱,需要饭票,水票,没有不需要钱的地方。可是我觉得我说这些,我妹不一定能懂,按照我妹妹的天资聪颖,一说她应该什么都懂,可我不愿照实说,我只好给她尽量描绘初中的美好,上初中到底哪里好。尴尬的是,我真的想不出来哪里好。非要说一个好,就是我遇到几个对我特别好的同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