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虫
教室里剩下的人已经不多,我收拾好书包就往外走,由于中午那场虚惊一场,导致我走到哪儿都感觉有人盯着我看,感觉我身后投来无数双眼睛。走出大门,我才踏实安心起来。
我这时才意识唐亚飞对我找到公交站深表怀疑的这句话是对的,出了校门,我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我后悔起来应该早点出来顺着人潮走,说不定我就走到公交站,谁让我中午早不遇见晚不遇见,偏偏那个时候遇见唐亚飞和高一鸣,尤其是我和高一鸣曾经发生过争执。
到了这时,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反正鼻子下有嘴,大不了找人问。出了学校大门走二百米远就走到一条长长的窄窄的,一看就上了年纪的胡同,柏油马路两旁种满一排槐树,两排的槐树把天空遮挡的严严实实,一丝光线也照不进来,夏天的时候走在路上,完全晒不到阳光,走路时更不会出一身臭汗。那些槐树也是上了年纪,不像白杨树那样挺拔,而是歪歪扭扭的,东歪一棵,西歪一棵,大部分还是很直的。这些树不知道是谁栽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栽的,所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在这些树里,有一棵很引人注目,它站在柏油路中间,只是被铁栏杆围起来了,比两旁的槐树要粗两倍,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好像它就是上下道的分水岭。更为壮观的是,这棵树一分未二,看上去像是两棵树长成一棵,又像一棵树像被天上一道雷劈成两半,也许年代久远,这棵树就留下来了吧,只是上面没有名字,没有介绍也没有说明。
我看完这棵树只能说是个奇迹,不过在我后来去北京香山,颐和园,这些历史类的文物都比这棵树还要壮观,震撼人心。当时我看完第一感受就是这些树生命力太强悍,经历那么多天灾人祸,竟然一直存活下来,实属不易。
我只好一路走一路问公交车站,按照路人指示的方向行走。这条柏油路走了足足有十五分钟,我没想到这条路会这么远,不过也没什么,反正也不热,就当锻炼身体。
关于回家,我期待已久,也许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我多少有点不适应,有好几次做梦我都梦到我回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爸妈我妹想我了,我梦见我和我妹顶着大太阳在太阳底下拿着小铁铲割草,我妹坐在地上一直吵着回家说是天太热她太渴,我本来想要安慰她,结果在梦里想要说话的时候我就醒了。我不知道这个梦意味着什么,醒来以后久久无法入睡。
大约走了四十分钟,我才走到公交站。在去公交站的路上,我竟然路过一家新华书店,新华书店四个银色的闪闪发光的大字招牌。主要是新华书店在我走的马路对面,如果我要走过去就要穿过车辆人流,虽然那时的车辆不像现在这么多,但是马路中间有一个栏杆,想要过马路就要跨过栏杆。虽然我对城市不了解,但是基本的交通规则我还是懂的,另外没有一个人这样直接跨过栏杆到马路对面。
虽然这次我没近距离接触新华书店,也没进去看一眼,但是我已经很开心,超级开心,心想等我回来上学,无论如何我都要进去看一眼,哪怕看一眼也行。我看着新华书店过往的人们,没有一个人进去也没有一个人出来,顿时灰心起来,不由替这些人惋惜,守着新华书店竟然不进去看书,像我这样能近距离看一眼牌扁,哪怕看这四个大字都已经觉得是幸福,满满的幸福。
我隔着中间的宽宽的马路,略过过往车辆人流,望着新华书店好大一会儿,下定决心以后常来这里。这条路的每个十字路口都很热闹,路口处闪着红绿灯,不过只有红灯绿灯,没有黄灯。我看着红绿灯也是觉得很新奇,亲自验证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那句话对不对。
这时,我才知道并不是和说的一模一样,有的人还没等到绿灯亮,就跑着穿过十字路口。关于这点我很意外,也感觉不可思议,他们并不像学校教给我们那样严格遵守。十字路口处也不像书上写的那样有交警站在十字路口中央用手指挥。
我很是失望,也很纳闷怎么从书里看到的听到的以及了解的和实际生活里竟然不一样,有很大出入。我顿时想起林凯说的那句,书里学到的和生活里用到的完全是两码事。这样一想,觉得林凯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我突然意识到林凯说的那些话有的没的都在被我无意中验证,而且每句都应验了。我第一次感觉林凯早熟,也许他比我大两岁,思想也就相应比我大两岁,所以说的一些话就很前卫,只是当时我并不认同,也没觉得他说的含有哲理。
我想如果林凯活着,肯定能顺利实现他的人生愿望,他看的太透了。那时,我觉得能把周围生活看透就是有智慧,就是太牛了,肯定做什么都会很顺利。三十岁以后才明白,有时候看得太透,看得太清,并不是一件好事,还不如朦朦胧胧,既能保持美感又能保持神秘,还能让人有源源不断追求的动力。
所以,凡事不可以极端,不可以过分,一旦过头就容易出差错。看来古人追求的中庸之道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